睾丸“跑位”:原本在阴囊底部的睾丸会向上“缩”到靠近肚脐的位置,摸起来变硬、位置固定。
伴随症状:约70%患者会出现恶心、呕吐(和腹腔内脏神经反射有关),少数人有阴囊红肿(扭转时间长,局部充血)。
“间歇缓解”陷阱:部分患者疼痛可能突然减轻(比如扭转自行复位),但这只是“假象”——损伤已经发生,仍需就医!
如果阴囊突然疼痛,无论有没有诱因(比如运动、性生活、睡眠),都要第一时间怀疑睾丸扭转!
黄金6小时
每拖延1分钟,睾丸存活率下降1%
睾丸扭转的救治,堪称一场与时间的赛跑。
0-6小时:及时手术复位,睾丸存活率>90%。
6-12小时:存活率骤降至50%。
超过24小时:几乎100%坏死,只能切除睾丸。
更严重的是,单侧睾丸坏死后,对侧睾丸也可能因免疫反应(抗精子抗体)出现功能下降,甚至影响未来生育。此外,青春期前发生扭转的男孩,心理创伤可能伴随一生。
常见误区警示
“忍忍就好”:疼痛不会自己消失,只会越来越重。
“吃止痛药硬扛”:掩盖症状会延误诊断。
“去小诊所输液”:睾丸扭转必须通过超声(看血流)和医生查体确诊,普通输液无效!
出现症状怎么办
记住这3步能救命
立即停止活动:平躺,避免走动或按压睾丸(可能加重损伤)。
局部冷敷: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阴囊上(每次10-15分钟),收缩血管,减缓坏死。
争分夺秒就医:挂急诊外科或泌尿外科,告诉医生“阴囊突发剧痛,怀疑睾丸扭转”!医生会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(重点看睾丸血流)快速确诊,一旦确认,立即手术(通常1小时内完成)。
如何预防?这些细节能降低风险
虽然无法100%避免,但做好以下几点能大幅减少发生概率:
避免剧烈震荡:运动(如篮球、足球)时佩戴阴囊托带;不要突然发力(如举重物)。
睡觉姿势:侧卧位时在双腿间夹软枕,减少睾丸扭转角度。
高危人群筛查:有隐睾史、睾丸发育不良(如睾丸体积小、位置高)的人,建议每年做一次阴囊超声。
家长注意:青春期男孩说“蛋疼”,哪怕他说“没事”,也要仔细检查阴囊是否红肿、睾丸位置是否升高。
睾丸扭转不是“丢人的病”,更不是“小问题”。它是身体发出的紧急警报——你的“生育工厂”正在面临危机。记住:早一分钟到医院,就多一分保住睾丸的希望。
本文作者:郭付祥
医学硕士,中医主治医师,腾冲市中医医院外科,从事泌尿男科、生殖医学专业,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。现任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主持校院联合项目1项。
擅长:中西医协同 诊疗不育症、前列腺炎、前列腺增生、阳痿早泄、精囊炎、性欲低下、遗精等男科疾病,不孕症、月经不调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卵巢早衰、人流术后调理等,以及更年期综合征、尿路感染、泌尿系结石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胃痛痞胀、头痛眩晕、耳鸣耳聋、风湿病、干眼症、肝功能异常、脱发、痤疮、湿疹、黄褐斑、荨麻疹、过敏性紫癜、新冠后遗症、结节病(前列腺、肺、乳腺、甲状腺)、肿瘤术后等诸多病症的中医调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