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松骨痒(pí sōng gǔ yǎng)繁体:皮鬆骨癢意思: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。来源:《古今小说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
痒磨树者(yang mo shu zhe)繁体:癢磨樹者意思:因为痒而在树上磨蹭的。
怕痛怕痒(pà tòng pà yǎng)繁体:怕痛怕癢意思:比喻畏首畏尾,顾虑重重。
不知疼痒(bù zhī téng yǎng)繁体:不知疼癢意思:不体谅别人的困难。来源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六回:“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,也容我们说一句。你好不知疼痒,只顾逞办!”
老虎头上搔痒(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)繁体:老虎頭上搔癢意思:比喻胆大妄为。
不知痛痒(bù zhī tòng yǎng)繁体:不知痛癢意思: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。亦作:[[不知疼痒]]来源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2卷:“同父意见亦同,常言道:‘而今的世界只管讲那道学,说正心诚意的,多是一班害了风痹病,不知痛痒之人。’”
搔着痒处(sāo zhe yǎng chù)繁体:搔着癢處意思:比喻正合心意,痛快之至。语本唐杜牧《读韩杜集》诗:'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抓。'来源:唐·杜牧《读韩杜集》诗:“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抓。”例句: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,写了下来,印了出去,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~的时候少。 ◎鲁迅《朝花夕拾·》
虱多不痒(shī duō bù yǎng)繁体:虱多不癢意思: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。比喻困难成堆,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,也就不去愁它了。
不痛不痒(bù tòng bù yǎng)繁体:不痛不癢意思:既不疼也不痒。比喻批评、议论不能触及实质,未切中要害,不能解决问题。也作“不痒不痛”。来源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不痛不痒;浑身上或寒或热。”例句:这篇杂文面面俱到,结果~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猱搔虎痒(náo sāo hǔ yǎng)意思:猱:猴。猱替老虎搔痒。形容表面曲意奉承,暗箭伤人。
搔到痒处(sāo dào yǎng chù)繁体:搔到癢處意思:搔到发痒的地方。比喻言语行为正对准要害或关键处。来源:唐·杜牧《读韩杜集》诗:“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抓。”
头痒搔跟(tóu yǎng sāo gēn)繁体:頭痒搔跟意思:头上发痒却抓脚跟。比喻抓不到问题的关键,于事无补。来源:汉·焦赣《易林》:“头痒搔跟,无益于疾。”
膝痒搔背(xī yǎng sāo bèi)繁体:膝癢搔背意思:膝:膝盖。搔:挠,用手指甲轻抓。膝盖发痒却用手指甲去抓背部。比喻言论或处事不得当,没有抓住关键。来源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利议》:“议论无所依,如膝痒而搔背。”
浮皮蹭痒(fú pí cèng yǎng)繁体:浮皮蹭癢意思:表示不认真。
不痒不痛(bù yǎng bù tòng)繁体:不癢不痛意思:不痛不痒 bùtòng-bùyǎng 原义是毫无感受,现在常用来比喻做事深度不够,犹不着边际或措施不力,没触及要害,不解决问题
心烦技痒(xīn fán jì yǎng)繁体:心煩技癢意思:烦:急躁。技痒:指急于要显露自己的专长。形容有某种技艺或专长的人,在一定条件下急于表现的情态。来源:晋·潘岳《射雉赋》:“屏发布而累息,徒心烦而技痒。”
不觉技痒(bù jué jì yǎng)繁体:不覺技癢意思:具有某种技能的人,一遇机会,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现一下。来源:汉·应劭《风俗通·声音·筑》:“渐离变名易姓,为人庸保,匿作于宋子,久之,作苦,闻其家堂上客击筑,伎痒,不能毋出言,曰:‘彼有善不善。’”例句:今听此言,~,如何不喜。
栉垢爬痒(zhì gòu pá yǎng)繁体:櫛垢爬癢意思:去脏抓痒。喻清除邪恶。来源:唐·韩愈《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》:“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,栉垢爬痒,民获苏醒。”
隔靴搔痒(gé xuē sāo yǎng)繁体:隔鞾搔癢意思:比喻说话、做事没有抓住要害,不解决问题。来源:宋·释道原《景德灯传录》:“(僧)问:‘圆明湛寂非师旨;学人因底却不明?’师曰:‘辨得未。’僧曰:‘恁么即识性无根去也。’师曰:‘隔靴搔痒。’”例句:外行人学说内行话,总觉~。
痛痒相关(tòng yǎng xiāng guān)繁体:痛癢相關意思:比喻关系密切或利害相关。来源:明·杨士聪《玉堂荟记》:“外而督托,内而各部,无一刻不痛痒相关,凡奏疏所不能及者,竿牍往来,罔非至计。”例句:我们同是炎黄子孙,~,祖国富强了,我们就扬眉吐气了。